“饥饿营销”家纺企业 你占领顾客心智了吗?
发布时间:2013-08-20 新闻来源:一览家纺英才网
“饥饿营销”这种营销手法在其他领域同样比比皆是:手机、汽车、电子产品…并不是来不及做,也不是真的需要等这么长时间,我们把这种游戏称之为“饥饿营销”。
而与之相反的是,营销思想日新月异的今天,依然有很多家纺企业家对市场营销存在这样一种错误看法:市场营销是以占领市场为宗旨,做品牌就意味着一定要提升市场占有率。问题是21世纪的今天,市场占有率越大,企业的日子就一定越好过吗?
事实上,家纺行业现在正面临这样的困惑:门店一个促销活动半个月做下来,销量可能达到三五十万甚至更高,可是再一盘点,这个销量完全建立在价格战基础上,活动最后的利润为零甚至更可怕的是亏损,所以即使从微观上我们几乎也可以得出言辞凿凿的结论:在市场营销的进程中,片面追求销量或者换个说法一味地追求市场占有率无异于饮鸠止渴。
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:家纺三巨头整体的市场占有率目前仍低于3%,那么作为中小型家纺企业在市场占有率上能有多大作为?这些企业在未来的营销战略上,又应该基于一种什么样的设想?
传统的营销教材,无论是管理学还是营销学,都是一种错误的逻辑建立起来的,但却给予了一个完美的注解,没有人怀疑这种逻辑的正当性、合理性和科学性。
100多年来,世界营销史揭示了这种逻辑的内在联系:第一,商场如战场,市场竞争是你死我活的关系,因此必须扩大市场占有率,让竞争对手窒息。第二,出于扩大市场占有率的需要,大量的营销开支变得不可避免,因此出现了“先做大,后做强”的战略。第三,只有做大,才能产生强大的现金流,而这是获得银行支持和供应商支持的必要条件。所以这个逻辑的最后结论就是:创建品牌的目的是提高市场占有率。
回过头再来看奢侈品品牌,其实它的开店数量非常少,因为它注重的不是市场占有率,而是顾客对品牌一种说不清道不尽的崇拜。所以21世纪的营销本质上追求的是顾客心智资源的占有。换句话说,并非市场占有率越大的企业未来就越有竞争力。
参加过不少家纺企业的年会,老板们一上台经常会讲企业要做大做强,但大的就一定强、小的就一定不强吗?在上海强?在华东强?在全中国强?还是在全亚洲强?在国外,很多企业追求“小即是美”的公司战略,而中国由于特定年代的历史原因,企业总希望有一些超出常规想象的大事件发生,并以此为兴奋剂来刺激我们的感官,文化大革命、大跃进时代的疯狂大口号,连和平年代的商战营销都要称之为大商战、大营销,而在这种大口号下我们发现一大批企业开始片面追求市场占有率,结果倒下的恰恰都是这些大企业。
其实,拥有市场占有率并不是最重要的,拥有顾客的心智资源才是市场致胜的法宝,传统的说法就是拥有顾客忠诚度,这也是很多高端品牌的营销原理。
而反观国内家纺行业,很多品牌同样定位于高端,通过多年的持续努力销量的确上去了,意味着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高,可为什么你的核心团队无法打造?为什么你的终端门店越来越无人问津?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你的利润率每况愈下?笔者认为,未来能持续胜出的家纺品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:深度有效的商品管理,持续提升的盈利能力,独特清晰的品牌价值。
诚如巴菲特所说,他投资的秘诀在于区别企业的三种价值:第一,这个企业市值评估是多少。第二,这个企业净利润净资产是多少。第三,这个企业有没有内在价值。至于什么是内在价值,巴菲特笑而不答。
所谓内在价值就是独特清晰的品牌价值,就是如何管理好顾客心目中的价值,就是有效占领了顾客的心智资源。其实中国的传统智慧比我回答得更精妙:占领顾客心智就是“得民心者得天下”!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
分享到: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